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_线上股票配资网-线上股指配资-线上配资排名 > 线上配资排名 > 10倍杠杆炒股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刚要枪毙,杨奇清一句话令案情反转

10倍杠杆炒股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刚要枪毙,杨奇清一句话令案情反转


发布日期:2025-02-05 21:49    点击次数:142


10倍杠杆炒股 1940年炊事员在朱德饭里下毒,刚要枪毙,杨奇清一句话令案情反转

在中国公安保卫和锄奸反特历史上,有一位身份神秘、智勇双全、极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10倍杠杆炒股,名叫杨奇清,他甚至被称作是“一代神探”。但在1940年朱德饭菜被下毒的案件中,向来果断的他却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要知道这名炊事员可是要下毒毒害朱老总的人,大家都不明白杨奇清为何要犹豫,难道其中有什么隐情吗?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炊事员是下毒的真凶吗?最终结果又是怎样的?杨奇清为何拒绝枪毙下毒的炊事员?

1940年,左权县公安局侦破一件令人万分震惊的投毒未遂案。投毒案没什么好稀奇的,但重点在于被投毒的对象是朱德总司令,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大事。

经过一番侦察才发现,原来投毒的是一位名叫高二根的炊事员。总部的各位首长,包括朱德都十分喜欢吃他做的四川菜,万万没想到他居然会对朱德下毒手。高二根准备在饭菜里下毒,主要目标是朱总司令。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阴谋还未实施,就被自卫队的副队长莫三航给揭发了。

想要毒杀八路军的总司令,这个罪名不管放在谁身上都是死路一条。因此不管是左权县公安局,还是八路军前方总部锄奸部,大家纷纷赞同枪毙高二根,并将这份报告层层递审。然而当枪毙高二根的材料送到时任锄奸队队长杨奇清手中的时候,他却迟迟没有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因为杨奇清发现这个案子还有很多疑点,比如说高二根是如何进入八路军首脑机关的?毕竟能在朱德等领导人身边工作的,都是经过严格的审查,那么他当初又是如何被安排到炊事班,如何让他给中央领导人做饭的呢?

又比如说,高二根要毒杀朱总司令,那么他的毒药被藏在什么地方?难道是一次性全倒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高二根想要毒杀朱德,之前明明有那么多机会,为何非要等到有人进入厨房才下手?这不是留证据吗?高二根的上线下线又是谁?此次毒杀行动难道只有他一个人吗?

这一系列的疑问都漂浮在杨奇清的脑海中,他怎么想也想不通。能指证高二根下毒的人只有莫三航一人,杨奇清决定从此人下手,调查清楚。因此,当枪毙高二根的文件被送上来的时候,他没有同意,而是一边派人重新调查这个案子,一边给情报部门发出密令,让他们秘密调查高二根和莫三航的来历。调查结果果然不出杨奇清所料,下毒案另有真相。

高二根之前被日军抓去当过民夫,干完活后又被日军强行留下,后被编入伪军队伍,成为一名伪军。不过高二根在伪军队伍里没待多长时间,就被我军俘虏了。经过我军一番思想教育,他自愿加入八路军。由于高二根从小就学烹饪,做的一手好饭菜,再加上忠诚老实,所以被安排到总部的厨房,给朱德等领导人当炊事员。

而那个揭发高二根的莫三航才是真正被日伪军派来的特务,他刚到八路军队伍中就开始结交在朱德等人身边工作的人,一来二去和高二根熟悉了。莫三航用大量钱财诱惑高二根,让他在朱德的饭菜里下毒,但高二根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拒绝了他。莫三航担心事情败露,来个恶人先告状,高二根因老实嘴笨无法解释,只会说:“我没有做过,我没有做过。”

最终,真正的日伪特务被抓了起来,而蒙受冤屈的高二根则被无罪释放,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不被众人的言论所迷惑,不被罪犯的外表所欺骗,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重视证据,这便是杨奇清被称作是“一代神探”的原因所在。

杨奇清明修栈道,朱德暗渡陈仓

其实这并不是杨奇清第一次保护朱德总司令,在抗战初期,他还有一次救朱德于危难之间。抗战初期,朱德率领八路军战士奔赴抗日前线,就在这个时候,杨奇清领导的锄奸部获得一个重要情报:“国民党军统头子戴笠制定了一个罪恶计划,企图刺杀朱总司令,他选择的杀手有一个代号,名叫‘骷髅’,而刺杀地点就在不远处的陕西省韩城县芝川镇。”

这个情报对我军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杨奇清当即制定详细部署。这位代号“骷髅”的杀手其实是一个双面间谍,既为戴笠办事,又是日本派来的特务。而戴笠正是看中他双面间谍的身份,才让他去刺杀朱德的。如果成功,最好;如果没有成功,那么他完全可以将这件事推到日本人的头上。

与此同时,戴笠还派出一个行动小组监视“骷髅”的行动,准备等他完成刺杀任务后,再将其灭口。

这天,芝川镇街道两旁聚集了不少群众,准备热烈欢迎朱德所率领的八路军战士。“骷髅”穿着一身不起眼的衣服,悄悄坐在一间茶楼窗口的位置,一边喝茶,一边等待“目标”出现。他的右手摸了摸别在腰间的枪,只要朱德一出现,他就立即射击。

“骷髅”万万没想到,但他将朱德当成目标的时候,那些军统的特务们也将他当成目标,一旦刺杀成功,那么距离他的死期也不远了。

不一会儿,不远处传来一阵阵马蹄声,随后出现一群身穿八路军军装的人。“骷髅”暗喜:朱德好大的胆子,竟然连警卫团和加强连都不带。正当他暗暗观察哪个是朱德的时候,却发现这十几个人一个也对不上。

就在这个时候,为首的大喊:

“我是八路军前总的杨奇清,特意奉命来为朱德总司令打前站的!”

坐在窗户旁的“骷髅”心想:既然他们是为朱德打前站的,那么朱德想必不一会儿就会来,那我再耐心等等吧。

本以为朱德很快就会来,谁曾想杨奇清先是代表朱德感谢芝川镇群众的热烈欢迎,然后骑马去检查县长给朱德安排的住处。“骷髅”和军统特务们只好按兵不动,静静等待。谁曾想军统特务突然回来汇报:“杨奇清不见了!”

“骷髅”立刻意识到这是调虎离山,连忙朝黄河边的码头奔去,监视“骷髅”的军统行动小组也只能一同前往。此时,一艘在这朱德、任弼时等首长,以及杨奇清亲自挑选的可靠的警卫员们正乘船向侯马镇所在的方向驶去。

正是杨奇清在芝川镇口的“明修栈道”,才令朱德一行人在码头“暗度陈仓”。

杨奇清假借替朱德检查住处的机会悄悄离开,然后和朱德等人会合。而赶到黄河边码头的“骷髅”则被我军活捉,随后被枪决……

侦破伪造领导人签名的“诈骗案”

有一年,毛主席在武汉准备登黄鹤楼,为了保证主席的安全,随行人员建议清场,将群众疏散开。但杨奇清知道后却没有同意这一做法,他说:

“群众想看看毛主席没有错,不要把领袖和群众分开。”

于是,杨奇清去请示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笑着说:

“他们只是普通的群众,就不要疏散了,更何况我这次登黄鹤楼是突发奇想,敌人应该没有准备。”

杨奇清收到命令后,和警卫人员研究具体方案,做了周密的部署,令现场秩序良好的同时也保证群众能看见毛主席。

1956年到1966年,毛主席曾多次去武汉视察工作并畅游长江,杨奇清负责毛主席的警卫工作。他根据长江水流动的特点,确定了主席畅游的三层队形:离毛主席最近的是中央警卫局的同志们;外层是武汉市公安局的警卫同志;指挥和联络中心则设在最后的4条小船上。

看着毛主席在江面上一会儿侧泳,一会儿仰泳,站在指挥船上的杨奇清心里十分高兴。

毛主席的行车路线,杨奇清总是要进行实地考察,自己走过几遍才肯放心。针对码头地形的复杂情况,他特意制定了专门的队形和撤离路线,防止出现意外,毛主席住处的每一件家具、摆设等等,他都会亲自从里到外检查一遍。

1960年3月18日,北京某饭店发生一件

“伪造国家领导人签名从银行支取20万现金”

的诈骗案。中央领导同志在得知这件事后,当即指示公安部门快速破案。北京市公安局连忙组成专案组,对这件诈骗案进行调查,不过由于只有一张伪造的领导人批示报告,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线索,因此进展格外缓慢。

周恩来见案情迟迟没有进展,便点名让杨奇清负责侦破此案。

杨奇清刚到现场,就被公安部部长谢富治找来,说:“这个案子调查这么多天,还有没有一点进展,不如把饭店提供情况的两个人抓起来?”杨奇清摇摇头,说:“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们和诈骗案有关,这样不妥,容易造成人心恐慌。”

还没等谢富治说话,杨奇清又说:“这件事就交给我吧,你放心。”他接手这个案子后,当即让技术人员对笔、墨、纸还有伪造领导人签名的自己进行鉴定分析。与此同时,他还召开电话会议,将这件案子通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厅等,让他们协助破案。

在安排完这些事后,杨奇清和专案组的同志们再次回到案发现场勘察,没想到却有意外之喜——弄清楚案发经过和犯罪分子的面貌特征。为了弄清楚大家回忆中的细微差别,座谈结束后,杨奇清便召集有关人员在现场进行模拟案情,重现当时的情景。

经过杨奇清和专案组人员的日夜奋战,终于找到犯罪分子。

但令人意外的是,直到确定犯罪分子,杨奇清也没有轻易下令抓人,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做到万无一失。

4月4日,在确定所有事情都没有一点后,杨奇清这才签署命令,将嫌疑人抓拿归案。在审讯过程中,罪犯供认不讳,办案人员也从他的住处搜到作案工具和一大部分还没来得及使用的赃款。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杨奇清的处境也不是太好,直到1977年才重新开始工作。1978年,杨奇清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坚持批改文件,

尽管大家都劝他好好休息,他还是不肯,因为他知道,病魔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1978年11月24日,杨奇清因内伤太重,带着未完成大业的遗憾去世,享年67岁。12月2日下午,杨奇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邓小平、叶剑英等领导人纷纷送上花圈。

在追悼会上10倍杠杆炒股,邓小平激动地对杨奇清的妻子肖彬说:“你们是革命的家属!杨奇清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更是战斗的一生!”